解決原創者的痛!徵信社替您抓仿冒,教你賣仿冒品罰款與如何侵權求償
綜合法規與實務面,解析仿冒品定義
市面上盜版猖獗,從精品名牌包包到日常所需的各項物品,處處可見各式各樣的仿冒品流竄於各處,無論是夜市賣場還是網路上的線上商城,只要有獲利的地方,盜版仿冒品總是會持續竄出。仿冒品在品質上雖然無法跟正版商品比擬,但大幅度的削價,絕對會帶給市場衝擊影響正版商品的各方面權益。那究竟該如何去定義什麼是仿冒品?對於仿冒品到底該如何界定?最主要我們可以從商標法中來一探究竟。所謂的仿冒品並不是只有整個圖案或者設計完全一樣才叫仿冒,只要你使用了已被註冊的商標或者是近似的商標造成消費者識別錯誤,就算是一種仿冒;另外明明知道該商品或商標是著名註冊商標卻仍利用其中的文字或圖案使消費者混淆,都已經成為仿冒的要件並且違反商標法。
在網路上賣仿冒品被抓到會怎樣?搞懂衍伸民刑事責任
盜版仿冒品的販賣,在網路購物時代的來臨後只能說是愈來愈猖獗,許多不肖業者透過販售仿冒品來賺取暴利,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只要發現價格便宜的不合理,或者買到仿冒品,務必要及時檢舉。根據商標法第96.97條,侵犯他人註冊商標而進行販售、持有、陳列,輸出或輸入等行為者,將可能面臨三年以下徒刑以及二十萬元內的罰金,就算該商品不是你製造,在明知其為仿冒品下仍舊進行上述動作時也會面臨一年以下徒刑以及五萬元以內罰金。除了相關的刑事責任以外,遭到仿冒的公司也將會依據自家商標遭到侵害的部分要求賠償,這方面的金額認定,在法庭上透過法官裁決相關損害賠償的相關民事責任。
不小心誤觸法網怎麼辦!違反商標法初犯
現在網路購物發達,一堆仿冒品在各個網路商場上四處流竄,許多人也可能抱著撿便宜的心態購買,而後使用過後想將這些仿品進行轉賣,進一步觸犯到了商標法。商標法是屬於公訴罪,就算是購買後進行轉賣的這個動作也是會遭到移送,但只要能夠配合調查,在警方與檢方了解案情時用良好的態度告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表現出後悔之情且告知決不再犯,通常能夠得到緩起訴或不起訴處分,不會留下前科。而民事賠償方面,面對初犯與無意觸法的人時,商標擁有者通常會有較大的寬容,在賠償金額的部分能較為通融,但仍就要看各個公司以及案件的狀況而有所不同。
精選判例解析!違反商標法案
如果有時常在看新聞,會發現仿冒的案件其實屢見不鮮,不肖業者就是看準消費者比價的心態,趁機兜售仿冒品賺取暴利。無論是早些年的擺攤販賣到近期的網路購物,甚至是最火紅的直播販售等等,商人透過各種管道持續販售盜版仿冒商品,已經造成消費者極大的困擾與利益損失。日前有藝人於拍賣平台販售宣稱附有正品保證書的名牌精品,卻遭消費者接連指控收到假貨,此舉遭到地檢署依詐欺、違反商標法等罪嫌起訴,全案判處有期徒刑2年6月;而警方也因為近幾年網路直播販售精品的模式崛起,成立專案小組查緝相關商品的真偽,從今年初至9月為止發現共有超過10個知名品牌遭仿冒,多達23名人士違反商標法,侵權市值達2000多萬元。警察也呼籲,在販售或購買商品時,務必查明商品來源為正版授權且商品上的LOGO是否侵害他人所註冊之商標,以免違反商標法以及面臨巨額的民事賠償。